臨沂日報報道臨沂城第二水源項目建設系列二《淙淙流水潤萬家 汩汩清泉映初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屓嗣袢罕姾壬戏判牡乃?,首先就是要從源頭把好關、盡好責。
作為惠民利民工程、水務示范工程,第二水源凈水廠工程總投資5.37億元,占地155畝,采用了當前最先進的“預處理+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制水工藝,工藝中的臭氧生物活性碳深度處理技術,全方位提高了出水質量;臭氧預氧化單元,大大提升了原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次氯酸鈉消毒工藝,減少了消毒副產物的生成;污泥處理單元,真正實現了無害化處理。
左邊劉陽 右邊劉磊
如今,看著源源不斷的原水經調流調壓井進入穩壓配水井、預臭氧接觸池,流入平流沉淀池,經過9道程序的深度處理工藝變成自來水通過送水泵送至廠外清水輸送管道流入千家萬戶,負責人劉陽的內心也終于舒展開來,所有的付出和辛苦在這一刻都化作了驕傲和自豪。
劉陽說,自2020年3月15日項目正式開工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設完成,第二水源凈水廠工程項目的完工用了不到十個月時間。眾志成城、其利斷金,高質快速完成任務的背后,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項目的完成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每當提到集體和團隊,劉陽的神情中總流露出深深的動容。
“2020年初,劉磊一邊在醫院掛著吊瓶,心里還記掛著工地,第二天就來上班了,父親身體不好,但他天天在工地上忙根本顧不上;李兵兵孩子小,他卻一星期都顧不上回家一趟,面對妻子的抱怨,他只能一次次地安慰妻子等工程完工再過些天就好了……”與同事一樣,對于家人,劉陽心中也充滿愧疚。母親因身體原因每個月都要去濟南接受化療,可凈水廠建設時期自己又離不開,每天24小時吃住在工地,劉陽經常只有在吃飯、睡覺的時候才能和母親通上話,簡單問一下情況。
“2020年春節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很多外地工人進不來,本地工人也出不了村?!?/span>為了趕工期,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劉陽干脆把母親、孩子完全托付給妻子,自己輕裝上陣奔赴“戰場”,與水廠參建人員一起封閉在工地。參建人員每天24小時連軸轉,劉陽緊急有序協調機械、物資、施工隊伍、現場管理、后勤服務,一刻也不停歇:大到工程設備,小到工人吃住,每一件事的進度、每一個人的冷暖,都在他腦子里要統籌安排,操心考慮?;乜串敃r的通話記錄,劉陽每天幾乎都要打一百多個電話,一天下來,常常嗓子嘶啞。
施工質量和進度是重中之重。劉陽說,為保證施工質量,“根據施工情況隨時調整工作任務,每天要開好幾次會”,根據施工實際,設計圖紙有細節要靈活調整,隨時都要與有關人員及時溝通;還要樓上樓下往返幾十趟不間斷檢查施工質量……那些天經常累到筋疲力盡,他自己也自嘲好像“忙成了一個陀螺”。
2020年7月,臨沂迎來強降雨,由于水廠地勢低洼,附近幾個村地勢較高,一時間廠區完全被積水淹沒。為盡快排出積水,恢復施工,水廠的抽水機24小時作業,劉陽和所有參建人員也挽起褲腿,站在過膝的泥水中,拿著水桶,一桶一桶地向外排出積水。一天下來,劉陽雙腿沾滿污泥,雙手因長時間重復機械的排水動作變得僵硬,但他絲毫沒有察覺,手上行動著,心里也在盤算著落下的工期該如何找補回來。
主體工程完工后,劉陽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又和全體參建人員迅速投入了新一輪的奮戰。“來水后緊接著就要進行調試,連續兩個月,大家都是5+2、白加黑,每天只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人心齊,泰山移,劉陽感慨,“我們只用了4天時間,就將出廠水調試合格,一開始水的濁度有七八百度,處理完成后水泵泵出的水濁度能到0.1、0.2?!?/span>
心系百姓,身擔責任,踏實勤懇,共克時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水務人,劉陽和他的團隊,始終秉承著匠人精神,積極踐行“讓群眾滿意,讓政府放心”的企業使命,守護在“一碗水”長長的生命線上,用先進的制水工藝,把好每一道程序,從“源頭”到“龍頭”,保障水質安全,努力做到“我用心用情為您用水保駕護航”。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身為一名水務人,一名共產黨員,劉陽把個人的小我融入到供水事業發展的大我中,踐行著水務人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把水務人的本色體現在日常中,把黨旗的光輝閃耀在崗位上,勇擔使命,砥礪奮進,為做大做強城市水務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直不懈奮斗著。